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阳石公主满肚子的心思没人说,  诸邑公主虽说嫁的不能算好,但是总算是有着落了,可是阳石公主盘算了一下自家那些亲戚,  愈发觉得绝望。

卫子夫也没空理会阳石公主的心思,她不懂什么学问学派,  她就是平阳侯府的家妓出身,  从小学的就是歌舞上的本事,她生得漂亮,  平阳侯府对于府里这些歌姬舞姬也有着固定的教养流程,  反正就是教她们如何伺候人的那点事,  等到平阳公主嫁过来,  就琢磨着当年馆陶公主那点子事,  发现平阳侯府的家妓颇有几分可观之处,就从中挑选了一些出来,叫她们礼仪文字,  如此,  卫子夫才有机会认识了常用的字,了解了宫中的礼仪。

进宫多年,卫子夫为了不露怯,也是读了一些书的,但是,也仅仅陷于读书,  对于其中的什么微言大义,那是不怎么了解的,  但是,这么多年耳濡目染,她起码知道刘彻喜欢什么样的,  结果看着儿子在那里琢磨什么“亲亲相隐”、“仁者爱人”之类的东西,卫子夫就是脸色一白。

“这些是什么?”卫子夫沉住气,看着那一卷竹简上的注解,问道。

刘据眨了眨眼睛,老老实实地说道:“这是先生注解的《谷梁传》!”

卫子夫咬了咬嘴唇,问道:“我是问,你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吗?”

刘据点了点头:“母后,儿臣都明白!”

卫子夫深吸了一口气:“那你知道你父皇喜欢什么吗?”

刘据沉默了一下,说道:“父皇喜欢公羊学派!”其实还有法家,不过自从儒家被推上了前台之后,不管是法家还是纵横家,都披上了儒家的外衣。也就是黄老,还一直很固执,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黄老学者在汉室多半身处高位,一个个都习惯了无为而治,在很多时候反应都很滞后,如今大概也还在看儒家的笑话。毕竟,儒家被推上前台之后,内部各个学派已经快将狗脑子都打出来了。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门徒,还有子孙,光是这些学生子孙,各自都觉得自己才是传承了儒家的精华,其他人都是异端,以前黄老当道的时候,大家还能勉强报团取暖,如今儒家翻身了,一个个为了争夺正统,那叫一个花样百出。反倒是那些披着儒家皮的法家和纵横家的子弟如今在朝堂上如鱼得水,甚至想要自个搞出一个学派来。

卫子夫见状,凝声说道:“既然你知道,为什么你却不愿意跟随你父皇呢?”

刘据忽然说道:“可是,父皇难道就跟祖父想法一样吗?”

大汉的皇帝对于太子的教育是半放养式的,他们并不介意太子有想法,甚至还允许太子在小范围内尝试,如此将来做了皇帝,才能很快就上手,太子的班底很快也能够随时补充到朝堂之中。所以,刘据并不觉得自己有错。这年头没有什么祖宗家法的说法,春秋战国的时候,变法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没办法,你不变,别人变了,那么你就落后了!到了汉朝也是一样,刘邦这个人善于识人用人,但是对于内政其实还不如他老婆吕后,因此,等到吕后死了,老吕家被清算,孝文皇帝登基之后,就开始对吕后当年的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到了刘彻这里,实际上刘彻已经算是第七个皇帝了,这期间,汉家的规矩制度那真的是变个不停。

刘彻这人其实很有想法,所以,他登基之后,就想要改变,搞了个建元新政出来,但是最终新政失败了,这里头原因很多,东宫掣肘是一方面,猪队友又是另一方面,新政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刘彻受挫之后也没放下改革变法的念头,总之,刘彻登基之后,就像是改年号一样,各种大大小小的地方改了不知道多少,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刘彻的折腾。

刘据对此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凭什么他父亲能干,自己不能干呢?卫子夫被刘据说服了,太子不是皇帝的应声虫,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自己的主见的,错误的主见都比没有主见好,自己虽说是皇后,难道真的就能对自家儿子指手画脚吗?想到这里,卫子夫又有些丧气起来。

刘彻一时半会儿并没有意识到刘据的政治倾向,实际上,对于刘彻来说,只要卫青和霍去病还在,刘据就算是个傻子,也能坐稳太子的位置,如今刘据年纪还小,刘彻也没对他抱多少期待,所以,除了偶尔询问一下刘据的学业,就没有多过问什么。

这也是刘据的悲哀,刘彻这个人,天生是个自私自利的性子,他关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所以,除非刘据闹出什么事情来,否则的话,刘彻压根不可能对刘据有更多的关心,能隔一段时间问一下刘据的学业,已经算是刘彻对这个儿子比较关照了,其他几个儿子,刘彻向来是问都不会多问的。

跟自家亲爹接触实在是太少,所以,刘据根本不理解刘彻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一想骄傲自负,根本容不得什么不同意见。所以在朝堂上,张汤才能一直占据高位,法家的官员就是这样,一切惟上,只要是皇帝说的,那一定是对的,如果不对,那一定是我做得不对!

刘彻自个对谷梁嗤之以鼻,怎么可能会喜欢自家儿子偏向谷梁。甚至,谷梁派的一些学问,动摇的就是大汉统治的根基。历朝历代,唯有秦国和西汉是真的将统治的触手伸到了乡村基层,那就是因为官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拆分宗族,迁徙大户,让地方上没有产生豪强的土壤。而到了西汉中后期,陵邑制度就遭到了破坏,以至于到了王莽之乱时,地方上已经是豪强林立,因此,等到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已经是跟豪强门阀共治天下了。这其实就是在石渠阁之辩之后,谷梁派占据朝堂而导致的结果。汉宣帝能够将学派当工具,而到了下面的皇帝,却直接被学派变成工具了!

这个时候,大家其实没想这么多,但是,如今朝堂上公羊占据上风的时候,你这个太子却倾向谷梁,这难道是什么好事吗?

当然,谷梁派也有相当多的拥趸,要不然,刘据被迫造反的时候,真能有那么多人响应?实际上除了那些博望苑中受过刘据恩惠的佃户,更多的其实还是谷梁派的拥趸,这些人在朝堂上或许并没有太多影响力,但是他们在地方上起码也是大地主一流,自然有着大量佃户乃至部曲乡党,这些人组成了刘据对抗刘彻的班底,可惜的是,终究不是正儿八经见过血的军队,如何会是南军北军的对手,在丢下了几万人命之后,即便是谷梁派也受不了这样的损失了,最终刘据自尽,这事也就了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没意识到问题的根本在那里,刘据在自己羽翼未曾丰满,没有展现出作为太子的能力和魄力之前,依靠的完全就是卫青和霍去病,只要这两位稳稳的,那么,刘据就不会有事。等到这两位没了,若是刘据还不知道体察圣意的话,那么,刘据被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实际上现在大家都没意识到这一点,卫子夫也只知道依靠弟弟,也没想这么深,毕竟,刘据是嫡长子,嫡长继承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陈阿娇看来,从来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她多年不见刘彻,反而活得更加自在。这些年手里有钱了,刘彻可以大兴土木,陈阿娇也觉得自己找点乐子,因此,陈阿娇前几年的时候就叫人在骊山置办了别院。骊山一直以来有温泉,这年头还没有养成泡温泉的习惯,不过,长安这边却是有权贵专门引了温泉到农庄上,用来种菜的,甚至还能培育出一些反季节的水果出来,不过,这能供应的也就是最顶尖的一撮权贵了。别的不说,自从骊山发现了温泉之后,一般的人是半点都沾不上手的。

但这对于陈阿娇来说却没有问题,她觉得长门宫冬天实在是太冷了,这年头的房子就是这样,太高太空旷,椒房殿为什么难得,就是用了大量花椒泥涂墙,一方面带着香味,一方面也更加保暖。但是长门宫本来不过就是馆陶长公主偶然来住一下的,这边靠着上林苑,谁没事冬天的时候跑到上林苑来。陈阿娇过来之后,虽说找少府又将这边改建了一番,终究不比椒房殿温暖。之前的时候,陈阿娇还算年轻,没太多感觉,如今年纪开始大了,顿时有些畏寒,正好之前叫人在骊山上修建的庄园修好了,才进了正院,陈阿娇就带着长门宫的人施施然跑骊山去了。

陈阿娇过得这般自在,倒是惹了不少人的眼,难免有人在刘彻那里说了点小话,结果回头就被刘彻给罚了。陈阿娇说是废后,更是刘彻的亲表姐,先帝最疼爱的外甥女,她找个地方避寒那又怎么了?至于先请示刘彻什么的,那就更别提了,陈阿娇当初喜欢刘彻喜欢得不行的时候,尚且不会什么都会考虑刘彻的心意,如今人家压根不将刘彻当回事,根本就当自己没嫁过人,只是找刘彻借了个种生了个孩子而已,自然更不可能去考虑刘彻的想法了。刘彻虽说想明白之后也觉得心塞,但是,心塞也没用,他先变了心,也不可能强求陈阿娇还继续对他痴心一片。何况,就算不说陈阿娇,还有个洛邑公主呢!自家亲闺女,去骊山住一住,那又怎么啦?


页面连接:http://www.scguoshumiao.com/news_0_sjsrs/s81218su.html

新笔趣阁 无限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啃书网贼吧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